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中医理论如何解释高血压
缘来如此 2024-05-11 18:17:19
推荐回答
缘来如此 2024-05-13 11:17:37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等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1、情志过极;2、饮食失调;3、内伤虚劳。情志过极比如忧郁、恼怒,以及长期精神紧张而伤肝,肝郁不舒、肝气郁结而化火。肝为刚脏,喜条达,宜生风化火,肝热上冲以致血压升高,《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早有诸风吊眩皆属于肝的论述。高血压患者也可因过食肥甘厚味,使脾胃郁滞化热,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升降失调使浊气上攻,遇热化火后血压升高,以致眩晕、头痛。《千金翼方》中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攻头痛,又曰肝厥头痛必多目眩晕,说明肝火能致头痛、头晕,以上均可见于初期高血压属实证、热证的情况。病情进一步发展,热证时久必损阴液,称为热伤阴液,或患者先有内伤虚损,形成阴虚阳亢。病情再发展,阴虚更甚,肾阴虚也影响到肝阴虚,患者出现肝肾俱虚的表现。病程再久,阴损及阳,形成阴阳两虚。高血压病位主要以心、肝、肾,三脏为主,妇女多在冲任。高血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肝风内动,高血压患者于病后期因阴虚阳亢,比如阴虚或阴阳两虚,气滞、血瘀以致易发生经络痹阻,或阴虚不能养肝,化火动风更宜发生中风。肾为先天之本,正常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或肾阴阳俱虚,会直接影响到心脏。若心阴虚则发生心悸、心烦,若心阳虚、气滞血瘀则患者发生胸痹、心痛,心阳虚极易使患者发生心阳衰等各种病症。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