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2.2.2 注意对安全的影响
星空寂云 2024-06-13 18:39:32
推荐回答
星空寂云 2024-06-17 10:36:38

2.2.2.1 意识与注意

(1)意识的概念

人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受到意识的监视和控制。什么意识呢?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要确切地描述,又众说纷纭。意识是一个古老而又难解的谜,迄今为止,对于意识人们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

首先,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

其次,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用语言表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

再者,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最后,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2)意识的局限性与能动性

意识经验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一方面是由人们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决定的,比如说人们看不见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另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在同一个时间内可以进入到意识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很难一边专注地看书,一边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一切。

意识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总而言之,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意识内容。但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意识的这一特性,尽管人们有时会出现幻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部范围。

2.2.2.2 注意对安全的影响

(1)注意的概述

人要正常地工作与生活,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并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人脑这种选择信息、排除干扰的功能,就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功能。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①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里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② 注意的功能。

a. 选择功能。注意使得人们在某一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 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b. 保持功能。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心理活动对其进行加工,完成相应的任务。

c. 调节监督功能。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在注意集中时,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高。

(2)注意的种类

①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 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②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支配、调节和控制,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

③ 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它是从有意注意转化来的,转化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注意对象的直接兴趣,二是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达到自动化水平。

(3)注意的外部表现

① 适应性动作出现。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当注意一个物体,会“注目凝视”;注意一种声音,又会“侧耳细听”;在专注于回忆往事,思考问题时,又常会“若有所思”。当然,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就是个体能够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操作等。

② 无关动作停止。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③ 呼吸运动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常常轻缓而均匀,有一定的节律。但有时在紧张状态下高度注意时,常会“屏息静气”,甚至牙关紧闭,双拳紧握。

2.2.2.3 注意品质与注意策略的培养

(1)注意的品质与影响因素

①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②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③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分配的有条件是:

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内在联系。有联系的活动才便于注意分配。

④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2)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习与工作活动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有较大的注意广度、持久的注意稳定性、较强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证心理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积累本工作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一方面要保证整洁、安静的工作环境,防止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另一方面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锻炼,克服内部干扰。

注意的分配在安全生产中有实践意义。对于一些特殊技能的分配,需要特别的训练,增强技能间的协调性。

注意的转移与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3)注意的认知与调节策略

① 设立目标策略。设立注意目标策略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连续不断的生产活动设定一个时间目标、任务目标等,促使自己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集中于同一主题或同一活动上。

② “手握铅笔”策略。这一策略要求人在自主学习与工作中同时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一边学习或工作,一边归纳。

③ 自我提问策略。这一策略是指人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对学习与工作的内容不断地提出问题,以至于将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一些特定和重要的信息上。

④ 工作环境构建策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有利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与工作上。熟悉的环境可以增加安全感,思想放松,减少不安定情绪和分心,从而减少新的不熟悉因素的干扰。

2.2.2.4 注意规律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生产

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可以应用这一规律来为实现一定的工作目的服务,但也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分心。因此要注意利用它的积极的影响,防止它的消极的影响。首先,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员工离开工作内容的无意注意。其次,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员工对工作内容的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生产要保证员工有良好的有意注意

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让员工加深对活动的理解。其次,让员工清楚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注意集中在所要完成的任务上。再次,让员工学会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最后,让员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智力活动与外部的实际动作结合起来,以便保持注意,更稳定地区分出注意的对象。

(3)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安全生产

在生产活动中,如果过分强调或过多地要求员工依靠有意注意来进行工作,工作就容易疲劳。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