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过年教爸妈识破“健康产品”骗局的方法
梦情夜星 2024-06-18 15:36:57
推荐回答
梦情夜星 2024-06-20 11:19:11

电视上、广播里,各种“健康产品”漫天飞,一不小心,父母就上当了!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年底了,保健品市场也变得格外红火,担心家里长辈上当?赶快教他们几招简单的辨别健康骗局的方法吧。

看广告识骗局

1、“绝对有效”

由于混杂因素众多,因果关系难以判断,在医学研究中往往难以得出非常确定的结论。即使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某种可能的联系,通常也需要很多进一步的重复试验和深入研究才能确定。因此,当广告中出现非常绝对的论断和保证时(例如100%有效),这很有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夸大宣传。

2、“无效退款”

这是“绝对有效”的一个常见翻版,而且更具煽动性。

此类产品认定消费者发现产品无效也不好意思去退款,或者不让消费者有地方去退款。

3、“包治百病”

疾病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不同的疾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没有哪一种东西是可以同时治疗各种不相关疾病的。

4、否定主流治疗手段

通过偷换概念等方式夸大现有常规医学治疗的危害。例如一些广告宣称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服用的药物会造成“终身依赖”,而事实上需要每天用药根本不等同于药物依赖。

5、“不手术,不用药”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不能替代药物和手术成为治疗疾病的手段。

一些情况下,为了真的表现出疗效,这些保健品中可能违规添加药品,使用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健康风险。为增加利润,违规添加的通常是廉价、副作用相对较大的药物,违规添加的成分不会注明,其剂量也是未知的,而消费者通常不会对保健品严格限制用量,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带来更多毒副作用。

6、个案说明与专家推荐

与大规模的统计数据相比,用个案说明产品功效的证据强度是非常弱的。即使广告中的现身说法是真实的,个案的情况也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难以证明所宣传的产品真的起了多大作用。同样,即使广告中推荐产品的专家是真的,他的个人观点也不足以说明多大问题。在循证医学中,专家意见与个例报告一样,都是权重最低的一类证据。

7、“纯天然”和“毫无副作用”

宣称纯天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宣传语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错误的暗示:天然的物质更加安全。而事实上,天然的添加物也可能有毒副作用,而且由于天然产物的成分更加复杂,它们的安全性或许反而不那么容易控制。

理论上讲,任何可以对机体产生额外影响(即“功效”)的物质都有发生副作用的可能,即使是保健食品,也没有绝对的安全。“毫无副作用”与“绝对有效”一样,都是夸张的断言。而且,这样的宣传容易让人误以为这些保健产品不需要限制剂量。

8、“最新科技”和“祖传秘方”

故意使用难以理解和神秘化的词汇描述产品同样值得怀疑。例如在广告中用纳米、量子、磁场、生物电、基因等概念描述产品,却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释。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