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污泥消化系统的管控
坐看云起时 2024-06-16 17:33:55
推荐回答
坐看云起时 2024-06-17 10:39:18

01消化池的启动

消化池在运行启动前首先进行避水、避气试验以及相应管线的打压试验,然后进入清水联动试验阶段。待以上步骤完成后,进入污泥培养驯化阶段。在污泥培养驯化阶段首先进行氮气置换和搅拌的准备工作,然后向池内注入混合污泥,开启污泥循环泵,并控制消化池温度为设计温度范围,这一阶段投配的污泥负荷要小于设计值,以便于减少酸性衰退。

消化池

在此期间需要测定的消化池运行参数有:消化池进泥的有机分、含水率、pH值;消化池排泥的有机分、含水率、pH值;消化池内污泥的pH值、总碱度ALK、挥发性脂肪酸VFA;消化池上清液的SS;沼气的气体组成。当沼气中甲烷含量接近60%,氧气含量低于2%,脂肪酸/碱度<0.3,并稳定3~4d后可认为污泥培养阶段结束。

02消化池的运行控制

系统启动后,运行控制主要侧重于压力、温度、液位等几个要素。

1)消化池的压力控制

消化池的压力是浮动变化的,但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压力的变化主要受进泥、排泥、搅拌等影响。

消化池

2)消化池的温度控制

运行中要求温度保持恒定,一般温度变化在±1℃。主要是因为产甲烷细菌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当温度变化超过±1℃会影响消化效果,延长消化时间。

3)消化池的液位控制

消化池液位的变化通过压力进行反馈,液位应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液位的稳定是保证压力稳定的前提。在对液位控制上主要通过调节进泥、排泥,并定期校核液位计。

03消化的监控指标

表征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pH值、脂肪酸/碱度、有机物分解率、沼气产量和沼气中甲烷含量。脂肪酸/碱度是重要的监控指标,一般要求该指标小于0.3,否则认为脂肪酸富集,应减少进泥。有机物分解率是表征厌氧消化程度的指标,一般消化完毕的有机物分解率在40%~60%。沼气产量受进泥有机质、进泥量和消化运行状况影响,沼气产量不作为厌氧消化运行状况的指导性指标,因为存在进泥的波动以及计量装置的误差。沼气中甲烷含量是指导运行的重要指标,一般甲烷含量在55%~65%,如果小于这个数值说明厌氧消化不完全,产甲烷化仍在进行。

污泥厌氧消化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