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细菌性阴道炎中医怎么治
闷骚老男人 2024-04-06 22:00:34
推荐回答
闷骚老男人 2024-04-07 11:34:40

临床的辨证证型如下:1,脾虚证,可用完带汤健脾益气,升阳除湿。2,肾阳虚可用内补丸,温肾培元,固涩止带。用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炙附子,白蒺藜,紫菀等等;肾阴虚引起带下证,可用知柏地黄汤,益肾滋阴,清热止带。3,如果是湿热引起的,可用止带方,清利湿热;如果是热毒引起的,可用五味消毒饮清解热毒。细菌性阴道炎,根据分泌物秽浊不清,瘙痒,以及损伤人体下部,反复发作的特点可以归属于湿邪的致病特点,属于中医妇科带下病。带下病,主要是由于湿邪影响任脉,带脉以及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内之湿以及加上肾虚,可引起带下病证。1,首先是脾虚,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肝气乘脾等,导致脾不运化,水湿内生下注而为带下。2,肾虚,房事多劳,封藏失职,也有阴虚火旺,韧带不顾,火迫、火旺导致带下证。3,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感受潮湿,蕴而化热,伤及韧带,可以发为带下证。也有肝经湿热下注而发,为带下病,也就是细菌性阴道炎。带下病的辨证,首先在于辨别量色质味,一般,色深(黄、青、绿)者,质粘稠,有臭味者多属实,属热;色淡(淡白或淡黄),质稀,或有腥气者,多属虚属寒。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联系病史,全面分析,正确辨治。湿热的,宜清宜利;脾肾两虚的,宜调补脾肾为主。治脾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涩。有时还要配合一些外治法。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