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当过流氓的女神最迷人 2024-06-05 09:33:55
推荐回答
当过流氓的女神最迷人 2024-06-11 11:38:35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十个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群山,感叹人生短暂,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

下面是全文及详细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白日依山尽,意味着太阳落山,黄河入海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句“欲窮千里目”表达了诗人的向上追求和探索精神,也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最后一句“更上一層樓”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要求自己不断进取,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

層層峰岫積翠,沼澤橫無際路。雁行斜疊叠,驛鼓聲喧虛。

第二联的描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层层峰岫積翠,沼泽横无际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和神秘。雁行斜疊叠,驿鼓声喧虚则表现了人类的活动,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探索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第三联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享受人生的态度,但也告诫人们不要沉迷于享乐而忘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明诗人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但也认为名利并非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和美好。

烏啼岸柳嘔嗚妝,斜陽草树寺鐘鳴。幽意無人共舉,純歌自遣清商長。

最后一联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自娱自乐的心态。烏啼岸柳嘔嗚妝,斜阳草树寺钟鸣,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心情。幽意无人共举,纯歌自遣清商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和自我满足的态度。

总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淡泊,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蕴的诗篇。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