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妈,我今天不想上学”两位妈妈的回答,对孩子的影响天差地别
落雪阙尘凌云羡 2024-06-22 06:43:39
推荐回答
落雪阙尘凌云羡 2024-06-24 11:23:37

唠叨可以说是很多妈妈都有的习性,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孩子并不会因为家长的唠叨,最后变得懂事听话,这是因为,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对孩子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

早上喊孩子起床上学这件事,就能很清楚地看出一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孩子早上都有懒床的习惯,如果妈妈经常性地对孩子大喊大叫,那么孩子到底要不要起床,是取决于妈妈说话声音的大小的,这样一来,孩子对妈妈的唠叨已经免疫了。

当孩子早上起床,看到外面的天气不好,或者是孩子没有睡好,他们就会对妈妈说出他们“不想上学”这四个字,很多妈妈听到孩子这样的诉求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会把孩子数落一顿的,觉得孩子不懂事,觉得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为了打消孩子不想上学这样的念头,长篇大论的话语,他们会统统和孩子唠叨一遍,时间长了,尽管父母是真的辛苦,孩子也不会觉得父母辛苦,最起码他们觉得,父母还是有精力和自己唠叨的。

玲玲就是这样的孩子,每天早上,玲玲都会和妈妈表达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但是妈妈每次都是这样回答的:“你这个孩子还有没有良心啊,你爸爸每天这么辛苦挣钱,不都是为了给你上学啊,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都比你有出息呢!”最后,玲玲在一顿数落当中,去了学校,一天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上课听课的效率明显很低。

而邻居家的红红妈妈的做法,另很多人折服,红红偶尔也会说自己不想上学,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妈妈就会这样告诉孩子:“宝贝,妈妈知道你上学很辛苦,如果你真的执意不想上学的话,那么妈妈是支持你的,毕竟我们只有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到了学校才会有心情听课,所以,你告诉妈妈,你今天想干什么,妈妈陪着你一起”。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最终还是觉得,只有上学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于是,开心地去上学了。

两位妈妈截然不同的做法,给孩子带了的结果显然也是不同的,第一位妈妈的孩子,到了学校之后,他们的心思肯定不是百分百的在学习上,心里还会有对妈妈的不满。

第二位孩子的妈妈抓住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主动出击,这样反而让孩子觉得,妈妈很在乎她,她只有好好学习,才不会让妈妈指望。

每位父母都是不容易的,“挣钱很辛苦”这样的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因为你越是刻意的表达自己很辛苦,孩子反而你会觉得你辛苦,如果你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感受,那么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截然不同。

所以,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少一点唠叨,多一点理解,你只有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