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自己争
2024-06-24 11:21:28
孩子对特定物品产生依恋是令不少家长头痛的难题,这种现象从孩子1岁前便出现,一般至七八岁后才逐渐消失。家长们与其着急着为孩子的“恋物”妄下诊断,强行改正,不如先弄清孩子“恋物”背后的秘密,有效地对症下药。 依恋布熊的乐乐
出镜宝宝:乐乐,男(4岁)
乐乐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在乐乐的记忆里,他们从来没有陪他上过一次公园。乐乐在家由保姆阿姨照料,但阿姨还要做家务活,只得常常将他放在沙发上看电视。要不是小布熊的陪同,乐乐不知有多孤单!
乐乐很爱他的小布熊,甚至上幼儿园时也要把小布熊带在身边。如果老师不让带,他就一个人坐着发呆,动辄大哭,甚至向小朋友发脾气。
解密:乐乐的恋物行为缘于他未能对父母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一般情况下,孩子从6个月起就出现了依恋需求,如果父母经常与他分离、对他缺少爱心、生活环境枯燥无味等,孩子便难以形成良好的依恋,部分孩子会因此将依恋转移至某些物品上,造成对父母等亲人亲情的淡漠。
建议:爱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存在诸多、行为问题,甚至在成年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家长平时应当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自己能够替孩子做的事不要推给别人;适时将对孩子的爱说出来,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当亲子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的恋物行为就会自然消失。
缺乏安全感的叶子
出镜宝宝:叶子,女(3岁)
叶子3岁了,爸妈决定与她分床睡。当他们将这个决定告诉叶子时,叶子说什么也不干,因为她怕魔鬼,怕黑,怕大灰狼偷偷从梦里跑出来把自己吃掉。晚上,妈妈将叶子抱到专门为她准备的小房间,叶子哭着要跑回爸爸妈妈的卧室,但妈妈坚持关上了叶子的房门……半夜,妈妈偷偷来到叶子的房间,发现叶子已经抱着小被子睡着了,小被子上印着叶子最崇拜的孙大圣。
叶子终于习惯一个人睡了。一次,妈妈拿叶子的旧被子去拆洗,换了其他被子,可叶子哭闹着不肯睡,妈妈不得不重新换回了那床印有孙大圣的被子。
解密:叶子“恋”上印有孙大圣的小被子,是因为它能给叶子带来安全感。孩子的心灵极其敏感和脆弱,当她孤身一人进入陌生的环境,这时熟悉的物品往往能够起到释放紧张、缓解压力、帮助她适应陌生环境的作用。
建议:不要让孩子过早置身于会引起他恐惧的环境,比如将未到入园年龄的孩子送进幼儿园等,以免来自新环境的刺激超出他承受能力的范围。当孩子即将进入陌生环境或接触陌生事物时,提前让他有准备并陪伴他适应,如在孩子独睡初期,在睡前给他讲能够让他安睡的故事,刚入园时,到幼儿园陪伴孩子,逐步消除他对新环境的不安和恐惧等等。
“皮肤饥饿”的琪琪
出镜宝宝:琪琪,女(3岁半)
爸妈在琪琪未满周岁的时候就离婚了。虽然爸爸对琪琪悉心照顾,但却从来不抱琪琪,更不用说亲她了。琪琪胆小、孤僻,不太爱跟人说话,唯一的乐趣就是玩长毛兔玩具。她总是将长毛兔搂在怀里,轻轻抚摸它,并用自己的脸和身体去蹭长毛兔。
夏天到了,琪琪的身上长满了痱子,爸爸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问题出在那只长毛兔上!爸爸要将长毛兔扔掉,可琪琪说什么也不肯。
解密:琪琪的恋物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皮肤饥饿”表现。人天生就具有被触摸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婴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触摸可使孩子身体充满活力,大脑兴奋和抑制协调,并能减少、解除孩子对某些可怕事物的紧张感。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变得胆怯、抑郁和躁动不安,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孩子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进而导致发育不良、智力落后。“皮肤饥饿”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诸如咬嘴唇、咬手指,莫名其妙地用身体撞墙等怪异行为,或类似于琪琪那样不停地触摸、摩蹭长绒玩具、床上纺织用品等恋物行为。
建议:家长应当正视孩子皮肤渴望被触摸的需求,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孩子。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应当每天抱抱他、亲亲他,并且定时用手轻轻抚摸孩子身体的头部、颈部、背部以及四肢;对于较大的孩子,则可以通过和孩子玩身体接触的游戏,相互搂抱、嬉戏等,间接地达到触摸他身体的目的。另外,在孩子忧伤、高兴、遭到批评或得到表扬时,都可以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肯定、否定、安慰等情感和态度。这样,不但能满足孩子身体被触摸的需求,还能增进亲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