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青春期叛逆心理
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2024-06-23 04:09:26
推荐回答
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2024-06-24 11:21:22

家长:我的儿子今年14岁,以前很听话的,现在变了很多,有时出门也不打招呼,玩了半天回来,问他在哪里玩?也不肯说,还说我们烦。我们一直要求他到外面去玩后,回到家里写一个汇报。现在,他不愿意汇报了,不知为什么?

分析:你儿子14岁是处在儿童向成年发展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分为少年期和青年期两个阶段。少年期相当于初中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这个时期孩子容易出现“逆反”,进入第二个反抗期。

反抗期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

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是他们进入“断乳期”。正如婴儿断乳一样,在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的人格出现。因为发展的不协调,他们的能力明显滞后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

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与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反抗期的出现是青少年发展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对这一现象应予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的转折期。

建议: 1、父母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只重视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略孩子的成人感这一发展事实。要多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就像这位家长要孩子回家写报告的要求显然是过分的和不合理,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有一种被压制的感觉,这是孩子最不需要的。 2、正视亲子关系的变化。进入少年期后,以父母为范型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到这个时期父母不能再把孩子作为依赖于己和支配的对象。 3、以友相待并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中,要和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关系,尊重他们应有 的自主权与隐私权;遇事多与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并通过积极地引导,转化他们不成熟与片面的认识。 4、引导孩子正确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变化。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