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子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的株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 百粒重的乘积,即 子粒产量=[公顷株数X单株荚数X单荚粒数X百粒重]/105产量构成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产量的增
减。理想的产量构成是4个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增长,但4个产量 构成因素相互制约,在同一品种中,单株荚多、每荚粒数多、粒 大等优点结合在一起比较困难。
一般而言,在子粒产量的4个构
成因素中,单位面积株数在一定肥力和栽培条件下有其适宜的幅 度,伸缩性不大;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惟 有单株荚数是变异较大的因素,因此,在育种中,单株荚数应予
以重视。同时,国内外研究结果证实,单株荚数与产量相关显 著。
单株荚数受有效节数、分支数等的制约,因此大豆要获得高 产,必须增加有效节数,协调好主茎与分支的关系。值得重视的
是,大豆要高产必须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只顾及某1个或2 个产量构成因素发展的措施,都不会获得预期高额子粒产量。大豆品种间株型不同,对营养面积的要求各异,因此,不同
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并不一致。
单株生长繁茂、叶片圆而大、分 支多且角度大的品种,一般不适于密植,主要靠增加每株荚数来 增产。株型收敛、叶片窄而小、分支少且角度小的品种,一般适
于密植,通常靠增加每667m2株数来提高产量。总之,要根据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发挥主导凶素的增产作用,-克服次要因素对增产的限制,在一定的肥力、 栽培水平上,协调各产暈因素的关系,做到合理密植、结荚多、
秕粒少、子粒饱满才能犮挥大豆品种的生产潜力,提高子粒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