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美食很多,小吃也多,这里大概汇总了一些厦门的民俗美食,供大家参考指南,排名不分先后
操作方法
适合伴手礼的厦门特产:原巷口鱼丸、鼓浪屿馅饼、日光岩馅饼、南普陀素饼、金门贡糖、黄则和馅饼、绿豆糕、铁观音、青果、鳄鱼屿蚝油、珠绣、黄胜记肉干、鱼皮花生、厦门花生酥、漆线雕、文昌鱼、青津果、菩提丸、龙眼干等。
花生汤:位于中山路头。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泉州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台湾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海蛎煎: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起锅后撒点胡椒,吃时,以蒜泥、沙茶酱、芫荽、辣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腻、美味可口之功效,配上鱼丸汤,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用闽南话讲是蚵仔煎,是厦门当地特有的小吃,各地都有区别和特色。
鱼丸汤:以草鱼为主料,将草鱼剁成蓉,开锅后加入鱼肉丸和盐等调味料,待丸子变成白色时加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因其嫩、脆、香、鲜远近闻名,是闽南小吃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而在厦门众多的鱼丸中,“原巷口鱼丸铺”的鱼丸接近两百的历史(在鼓浪屿吃不到了,据说都搬到中山街路头,镇邦路12号),其招牌菜原巷口鱼丸采用野生鲨鱼精心打制,其皮Q劲十足,鲜脆可口、馅香多汁,汤头香浓四溢,美味可口,以其绝佳口味而闻名海内外。
五香:炸五香也是厦门大众化传统名点,具有香嫩酥脆,馅料精细,甜美爽口,饶有回味而闻名,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早在六十多年前,厦门的炸五香就崭露头脚,显出它独特的风味,为佐酒佳品,深受广大食客欢迎。当时,在厦门的“四孔井”和“二舍庙”等就有摆设卤味摊,其中有受欢迎的炸五香。其做法是将五香包成如春饼一条条的,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食,制成后的五香酥脆鲜香,妙不可言。
土笋冻:土笋是一种形似蚯蚓的软体动物,满是胶质。熬煮入模具冷冻,成型后剪成小块,搭配酱油、永春醋、甜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香菜、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
叶氏麻糍:是鼓浪屿老字号,也是鼓浪屿上唯一一个可以占街道营业的。叶氏麻糍已经有百年历史,现在是第三代传人。只见老板先用金属小刀把糯米团撑开成口袋状,然后再塞进好多砂糖和花生碎,随手捏成丸,最后在芝麻里滚一下。
黄金香肉松:肉松的优点很多:金黄色,香喷喷,条条肉丝,团团簇簇,送到嘴里,无需多咀嚼,立马柔软散化,满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还来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状。
面线糊:厦门人常吃的早餐,泡油条是最经典的吃法。猪骨高汤将面线煮到绵软,撒姜丝和芹菜碎,加大肠、虾仁、卤蛋等配料,顺滑、舒服。
马蹄酥:雅名“香饼”,是厦门、泉州闻名的佳点。同安的马蹄酥最为著名。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
烧肉粽:福建闽南特有的汉族传统名吃,节日食俗。烧肉粽在泉州厦门等福建地区均有制作。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食用时要趁热,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沙茶面:福建省厦门汉族面类小吃,其妙处在汤头。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馅饼:馅饼在厦门是一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它好在料精工细,选用优质面粉,二层猪油,上等绿豆。如果你去鼓浪屿,这基本是必买的手信。
芋包:说到厦门芋包,它的美味是无人能挡,尤其是刚蒸起来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里面的馅都要冲破那皮出来了似的。尽管刚蒸好的芋子包很烫很烫,但你还是会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厦门甜辣酱、厦门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同安封肉:厦门同安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此菜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据说,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将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开。
姜母鸭:福建一道汉族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老姜除腥热身的药膳效果也是让人们普遍喜爱的主要原因。
菲菜盒: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先用面粉拌适量猪油起酥做皮,另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菲菜切成粒状做 馅,然后用酥皮包馅做成一个个小盒形状的饼,边缘捏成波浪形,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装盘上桌。味香可口,入口即化。一般都作为席上末道点心。
油葱果:福建厦门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传说一户人家在蒸制这种供品时,孩子揭开蒸笼盖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无滋味”,遂随手把一碗肉肴倒进果中,被大人发现后,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过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于是,人们竞相仿制,历经演变,由咸葱果变为油葱果。
青津果:是厦门的一种特色小吃,以橄揽为原料,配以中药甘草、糖水制成,甜酸适度,咸淡可口,芳香四溢。食后,津香弥喉,消积解涨,醒酒去腻,止晕止吐,爽身心,养脾胃,增食欲,真可谓“青果沾唇口腔新,余甘饶喉脾胃津”。
白灼章鱼:对章鱼的新鲜度和白灼的火候要求很高,口感讲究嫩、脆,和土笋冻一样搭配芥末、蒜蓉、香菜和醋调成的蘸酱来吃。
鼎边趖:闽南一道特色小吃,产自福建漳州,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于台湾当地,以台南与基隆庙口夜市等地所制最为著名。
厦门花生酥:厦门著名的中式糕点,又名“贡糖”。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砂糖,制作时先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和糖煮过,然后捣碾成酥,轧拉成型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应小心剥去包装纸,轻轻放入口内,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可喷颊,除呷茶时品尝,亦可作咸光饼等面点的夹心料,产品远销国内外。
鱼皮花生:源于日本。因其表皮糕粉坯里掺有鱼皮胶,故称为鱼皮花生。本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厦门的台湾省人用手工仿制出售。它以花生仁、糕粉、白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吃起来咸中带甜,香郁酥脆,很受群众欢迎。现在还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鱼皮花生是花生的复制品,是厦门生产的一种优质名牌品种,为厦门四大传统小食品之一,驰名中外的地方特产。
虾面:厦门传统特色小吃,重汤而不重面。汤选用厦门本岛附近岛屿的一种叫做"狗虾"(九节虾)的野生小虾和猪骨的头汤一起熬煮。
芋泥、芋枣: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或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金包银:福建当地近年来较受欢迎的小吃。其成型美观,色泽红亮,食客喜爱有加。金包银皮Q馅香,皮是采用莲藕粉做的。蒸出后的口感QQ的,非常适合时下年轻人的口味。馅里有包香菇,笋干,瘦肉.非常的香嫩可口。多吃金包银有助于消化。
炒面线: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婚宴上是必定有的。
沙茶烤肉串:以猪的里脊肉为主料,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绍酒、咖喱粉、胡椒粉浆腌渍后,用竹签将肉片串成串,再涂上沙茶酱料,在电热烤炉上反复翻烤而成,以金黄色为佳。食时再蘸用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合成的特别酱料。
咸水鸭:鸭要选好,内山的菜鸭.最好是自家养的,不吃饲料。田里的那种皮薄,少油.嫩。常在山野间奔跑的鸭子,肉质比一般的家养鸭还要鲜美,鸭肉来源多为漳州、龙岩一带.撒盐、蒜、蒸熟,肉香甜、可口,如果配上一根生大葱,吃上稀饭,味道更好!
文昌鱼:昌鱼是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它的主要产地在厦门市同安县刘五店,并因刘五店海屿上有个文昌鱼阁而得名。刘五店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昌鱼场;近年来在厦门的岛东部的前埔村与大担之间,又发现文昌鱼的新渔场。厦门文昌鱼体形小,只有三四厘米至五六厘米长,每千克有近万尾之多,全身半透明,头尾两头尖,国外又称“双尖鱼”, 是高级的食用蛋白,其蛋白含量达70%,而且含有多种无机盐 和碘质,肉质鲜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干品,可存放一二年。
特别提示
厦门现在的小吃很复杂,有些不是正宗的,这里给一些大概的厦门美食指南,出来旅游就必须要有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