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见的染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云南的绞缬,也叫做扎染,另外一种是贵州蜡缬,也就是常说的蜡染。扎染和蜡染来自不同的民族,扎染最开始来自于白族,在古书上有记载,东晋时期就出现了扎染,这种染布的艺术在唐朝时达到了高潮。
染布,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又称染缸坊,染布作坊)完成。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麻花”,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