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老年人心理状态与生活环境研究
月光 2024-06-23 17:03:21
推荐回答
月光 2024-06-24 11:44:05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器官、组织细胞发生老化,其功能也逐渐衰退,且表现出特有的生理变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引起生理性的衰老,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及躯体疾病的影响,常会出现一些特有的心理变化。老年人的特征性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抽象思维的改变及情感、性格、人格变化等生理性变化,以及老年精神障碍的病理性改变等。

(1)工作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生理功能减退,记忆力减退,思考能力。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较大,甚至有力不从心之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困难,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另外,环境会对老人产生负面影响。现代生活常使老年人尤其是城市老年人独处独居,与邻居,亲友交往减少,产生孤独、悲忧情绪,从而加速衰老或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2)离、退休引起的心理变化

离、退休几乎是每个城市老年人都要遇到的问题。工作、职业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享有主要关系。老年人由于长期的工作、生活磨练,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和习惯。由于离、退休突然改变了老年人原有的工作、生活习惯,因此在老年人中,无论是否愿意离、退体,或是否有心理准备,在离、退休前后一段时期,均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所谓的“离、退休综合征”。

老人年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表现为坐卧不安,无所适从,注意力不集中,或感到抑郁孤独,或感到烦躁不安,或焦虑不宁,或偏执,多疑,有时可伴有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等躯体不适。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