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中药名,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千张纸、兜铃、磊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云故纸、破布子、白故纸、海船果心、白玉纸、白千层等,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常生长于海拔1000 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苦、甘,凉。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性状鉴别
大乔木,高7.5—12米,树皮厚。叶对生,很大,2—3回羽状复叶,长40—160厘米,宽20—80厘米;小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14厘米,宽4.59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斜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小叶柄长5—10毫米。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柄长约30厘米;花萼肉质,钟形;花冠大,钟形,淡紫色,先端5浅裂;雄蕊5,稍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被棉毛,第5雄蕊花丝较其他4枚稍短;花盘大,肉质;柱头2裂,半圆形板状。蒴果下垂,扁平,阔线形,长30—90厘米,宽5—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稍内弯似船形,中央有一条略微突出的背缝;果爿木质,成熟后沿腹缝裂开。种子多数,为半透明的膜质翅所包围而成很薄的片状体。花期7—8月。果期10—12月。
性味
苦、甘,凉。
归经
归肺、肝、胃经。
功效
润肺止咳、解郁平肝、收敛疮口、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功能主治
肺热咳嗽、肝气肋痛、胃痛、疮溃不敛、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①《云南通志》:"焚为灰,可治心气痛。"
②《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
③《纲目拾遗》:"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又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
④《岭南采药录》:"消痰火,除眼热。"
⑤《现代实用中药》:"镇咳,治百日咳及干性气管炎。"
⑥《药材资料汇编》:"治咽喉失音。"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肺热,利咽喉。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炮制方法
曝晒至成熟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敷贴。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
2《本草纲目拾遗》:“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又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
3《现代实用中药》:“镇咳,治百日咳及干性气管炎。”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