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行为对安全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能否被其直接受益人所接受,主要取决于受益人的安全意识和心理、生理等因素。根据动机、情绪、态度和个性差异等因素,不安全行为可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1.3.3.1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
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其特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不重视安全。如一些人把安全制度、规定、措施视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头脑里根本没有“安全”二字,不愿意改变错误的操作方法或行为,导致至事故的发生。有些人懂得安全工作的重要,但是工作马虎,麻痹大意。还有些人明知有危险,迎着危险上,企图侥幸过关,致使事故发生。
1.3.3.2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一种非故意的行为,行为人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其典型因素有:
(1)视觉、听觉错误。(2)感觉、认识错误。(3)联络信息的判断、实施、表达误差。收讯人对信息没有充分确认和领会。(4)由于条件反射作用而完全忘记了危险。如烟头突然烫手,马上把烟头扔掉,正好扔到易燃品处就引起火灾。(5)遗忘。(6)单调作业引起意识水平降低。如汽车行驶在平坦、笔直的道路上,司机可能出现意识水平降低。(7)精神不集中。(8)疲劳状态下的行为。(9)操作调整错误,主要是技能不熟练或操作困难等。(10)操作方向错误。主要是没有方向显示,或与人习惯方向相反。(11)操作工具等作业对象的形状、位置、布置、方向等选择错误。(12)异常状态下的错误行为。即紧急状态下,造成惊慌失措,结果导致错误行为。
1.3.3.3 人的安全行为
(1)人的安全行为的概念:人的安全行为是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对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外界刺激经过肢体做出的理性的、符合安全作业规范的行为反应,通过人的一系列动作最终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
(2)人的安全行为的特点:人的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以安全作业规程、技术规程、管理规程等为规范,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载体,按照一定的操作方式连接起来的动态过程。了解和研究人的安全行为的特点对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和管理,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