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及时进行设备保养及维修
岁月之沉淀 2024-06-13 08:01:12
推荐回答
岁月之沉淀 2024-06-17 10:36:26

1.设备保养实行三级保养制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

一级保养:日常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及时作好巡检工作以及必要记录。

设备保养

二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按计划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进行清洗、调整,按照设备磨损规律进行定期保养。

三级保养:设备维修人员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修理,更换或修复局部磨损件,使设备能达到完好状态。

设备保养

设备重点检查:根据要求用检测仪表或人的感觉器官,对设备的某些关键部位进行的有异状的检查。通过日常重点检查和定期重点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避免和减少突发故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保养

2.设备维修进行分级管理

零星维修工程: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修及人为排除故障而进行的局部修理。通常需要修复、更换少量易损零部件,调整较少部分机构和精度。

设备维修

中修工程:对设备进行正常的定期的全面检修,对设备部分解体修理和更换少量磨损零部件,保证设备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更换率一般在10%~30%。

设备维修

大修工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全面检修,对设备要全部解体,更换主要部件和修理不合格零部件,使设备基本恢复原有性能。更换率一般超过30%。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当设备使用一定年限后,技术性能落后、效率低、耗能大、污染问题多,需进行更新,提高和改善技术性能。

设备维修

3.设备保养和维修的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日常保养与计划维修并重,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2)对所有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和“五定”。

“三好”是指用好、修好和管理好重要设备。

“四会”是指维修人员对设备要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五定”是指对主要生产设备的清洁、润滑、检修要做到定量、定人、定点、定时和定质。

(3)实行专业人员修理和使用操作人员修理相结合,以专业修理为主,提倡使用人员参加日常的保养和维修。

(4)完善设备管理和定期维修制度,制定科学的保养规程,完善设备资料和维修登记卡片制度,制订合理的定期维修计划。

(5)修旧利废,合理更新,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