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唐代的新科进士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题名于雁塔,是怎么回事?
放荡不羁 2024-06-13 15:31:11
推荐回答
放荡不羁 2024-06-17 10:35:49

唐代的新科进士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题名于雁塔,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喜欢把自己所取得的功名挂在祠堂、牌坊或者是陵墓等建筑上,以此来彰显出自己的身份。

而在唐朝时期,这种习俗也同样盛行于当时的进士之中,而且还是以雁塔为中心进行活动。

那么,这一习俗究竟是如何兴起的呢?又究竟是如何开展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题名于雁塔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习俗

如果说,在唐代以前,人们对于题名这一活动的态度仅仅只是停留在“礼尚往来”上的话,那么,至唐宪宗元和元年之后逐渐兴起的题名于雁塔的习俗,则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二、雁塔题名活动的兴起

到了唐代时期,由于科举考试制

度的日渐完善,使得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读书、考功名、做官的风气。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人们开始将科举考试作为进入仕途和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

于是许多人为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相关内容,而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大家也纷纷会在自己参加考试之后选择去旅游或者是去著名的景点旅游。

而这些旅游或者是观光活动又被称为“题名”活动。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自开元十四年至十九年五次举行“题名”活动。

三、唐代新科进士题名活动的开展

在唐代,题名活动开始于唐太宗时期,但真正开展的时间则是在唐高宗时期。

当时的新科进士不仅要将自己的姓名以及籍贯题写在雁塔上,而且还要撰写一些赞美文章,这也是一种对自己所取得成就的炫耀。

不仅如此,唐朝时期对这种活动也有了更多的限制:首先,在雁塔上进行的题名活动必须是正规且严格的;其次,题名过程中不得使用唐人惯用或者通用的书法字体、人名和官名等等。

所以说,当时雁塔上题名活动其实并不太流行;再者,由于这一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当时也就没有太多人去参与。

但这一习俗对于新科进士来说同样具有着重要意义。

四、新进士与家人亲友一同前往雁塔,为功名挂上匾额和题字

另外,除了悬挂匾额外,还要在相应的位置上题字。

虽然题字对一个人的书法要求并不高,但对于一些想要以书法成名的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些人会选择把自己获得的功名悬挂于雁塔之上。

这一做法其实和其他地方一样,都是为了让世人能够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来给自己增添一些荣誉感以及自豪感。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唐代,新科进士在雁塔题名这一活动中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仅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且还因为雁塔本身所具有的“胜迹”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想要考中进士还是想要扬名,人们都会选择来到雁塔这样一个地方。

所以说随着雁塔题名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把它变成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传承。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活动都只是对当时进士考试所产生出来的一些特定社会现象来进行一种解释而已。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