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1.4污泥的性质指标——脱水性能
煮酒论天下 2024-06-13 08:00:33
推荐回答
煮酒论天下 2024-06-17 10:36:38

污泥的含水率一般较高,体积较大,不利于贮存、输送、处理、处置及利用,必须对其进行脱水处理以减小污泥体积,进而降低后续处理的成本。由于不同性质污泥脱水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故测定污泥的脱水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脱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是过滤。过滤的测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比阻(r)测定试验和毛细吸水时间(CST)试验。

(1)比阻测定试验

比阻测定试验又称布氏(Buchner)漏斗试验。

比阻测定试验

比阻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一般污泥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越难脱水。

比阻测量装置示意

1)水厂污泥

原水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对水厂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较大。原水的浊度越高,产生的污泥的脱水性能越强。

水厂污泥

2)污水污泥

污水污泥为有机污泥,由亲水性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组成,颗粒极不均匀,而且细小,挥发性固体含量高,比阻值较大,脱水性能较差。特别是活性污泥。有机分散系包括平均粒径小于0.1pm的胶体颗粒,1.0~100um的超胶体颗粒和由胶体聚集的大颗粒。通常有机物含量与污泥的比阻值呈正相关关系,即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泥比阻值越大,越难脱水。

有机污泥

(2)毛细吸水时间试验(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

由于采用布氏漏斗试验测定r的结果并不十分精确,重现性差,并且由于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同,引入的人为误差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由Baskerville和 Gale提出的毛细吸水时间(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便受到了广泛应用。

毛细吸水时间试验

CST与污泥的过滤特性和脱水性能存在着密切联系,其意义是污泥与滤纸接触时,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水分在滤纸上渗透1cm所需的时间,以s计。在一定范围内,污泥的CST与其r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r越大,CST也越大,本质上是由于污泥的胶体性质与污泥的水动力黏度的大小直接相关。一般污泥CST的平均值顺序为:消化污泥≥活性污泥>生污泥>矿物污泥。由此可见,消化污泥和活性污泥脱水更加困难。

CST圆形测定仪构造示意

此外,污泥脱水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动电学势能(electro-kinetic potential)。根据絮凝机理可知,通过添加电解液、聚合电解质等手段改变动电学势能,或采用其他方式如超声波和电磁化等改变污泥中胶体的稳定性,可以改变污泥的脱水性。

CST测定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简洁,目前已制造出相应的测试仪器,可以方便地根据毛细吸水时间的长短来评价污泥的脱水性能,比布氏漏斗试验更方便简洁。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