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耗资40亿的“三门峡大坝”,早就淤满泥沙,如今它报废了吗?
海是倒过来的天 2024-06-13 22:58:00
推荐回答
海是倒过来的天 2024-06-17 10:35:39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国斥资40亿修建了三门峡大坝,早已淤满泥沙。那么三门峡如今报废了吗?它是否算失败的工程?

我们知道,2500年来,黄河母亲习惯了喜怒无常,而每当洪灾来临,山东、河南的两岸居民就会叫苦连天。1955年,为解决黄河水患,我国确定了修建三门峡大坝的决议。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但请来了苏联水利专家,还聚集了全国的水利精英,在集思广益和取长补短后,三门峡大坝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而在那个的人均工资还不到100,很多人还吃不饱饭的年代,三门峡大坝唯一的缺陷可能就是预算13亿,却花掉了40亿。

那钱花了,事儿干了,效果咋样呢?最初几年,它确实完美解决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还为电力供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过好景不长,三门峡大坝拦住河水的同时,也拦住了泥沙,进而造成黄河上游河床抬高,水位上涨,让渭河成了一条悬河。

不仅如此,三门峡大坝还被传泥沙淤积、影响排水,加上小浪底的建造,让很多人想到当初反对的声音。你可能不会相信,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竟被黄万里穷其一生来反对。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三门峡仍旧备受争议。这不禁让人好奇,它到底做错了啥?是个失败的工程吗?

三门峡水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为解决河南、山东地区的水患灾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黄河下游解决了,黄河上游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设计之初,黄万里就表示,三门峡建立后,黄河上游的水位会因泥沙淤积而逐年增高,当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给陕西人民带来灭顶之灾。

果不其然,十几年后,大量泥沙淤积在潼关和三门峡河道,关中平原地下水排放不及时、良田出现盐碱化、水患频率明显见涨!

万幸的是,国家已多次对三门峡进行该建,还特意为泥沙砸出了小洞,如今的三门峡虽然没有小浪底那般的气势,但仍旧在守护着一方百姓。同时,三门峡虽不完美,却也让我们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所以它并非是个失败的工程。那么你还知道黄万里反对过什么工程吗?

你敢相信吗?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三峡工程,从建设初期开始就饱受争议,来自清华大学的黄万里专家甚至预言:三峡大坝终将被炸掉。

黄万里老先生一生有两大著名的“反对”,一个是反对黄河上的三门峡大坝,理由是它会给陕西人民带来灾难。结果是一语成鉴,要不是有了后面的改造计划,三门峡根本不可能成功守卫陕西、山东和河南这三个地区的老百姓。另一个反对是三峡大坝,理由是一旦建成就会成为敌军的攻击目标,而一旦被攻击,三峡下游将成为一片汪洋,想想就让人觉得痛心。

不过黄万里老先生或许没预料到,咱们如今不仅是人口大国,更是基建强国、军事强国,还有了自己的航母和空间站,所以不但三峡有安全感,住在三峡周围的群众也有安全感。当然啦,三峡的建立虽然在供电、防洪等方面有杰出贡献,但还是让很多人不得不搬离赖以生存的故土、让一些动物因此濒危,那么,你觉得三峡大坝和三门峡大坝应该建立吗?

大家都关注
有问题 @爱问
Powered by iask.com